摘要:本文从学说史的角度考察了价值问题,价值现象具有多面性,因而价值理论研究的角度也有差异性。价值理论的研究角度很多,本文仅从成本和需求的角度分成两派,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由于这两个角度的差别形成了两次理论的分流与合流。
关键字:价值理论;成本法则;需求法则。
在经济学说史上,价值理论是个迷人的领域,历代经济学家不断探索价值价格问题的本质及形成机制,并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成本法则和需求法则——为价值价格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价值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两次分流和合流趋势。
一 价值理论的第一次分流与合流——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多尼斯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价值作了模糊的说明,在古希腊的思想中,一个物品的价值应当是指属于物品本身的某种属性,即物品有其自然价值。柏拉图说“一个人从事某种劳作,法律对他的忠告同对卖者的忠告是一样的,即他不要试图抬高价格,而只能问价值;这条法律对契约双方都是有效的,因为工匠无疑知道他的劳作的价值。”亚里士多德在自然价值的思想上有分析了需求对价值的影响。他认为交换缘于人的需求,即有些东西太多了,另一些东西太少了。为了交换,物品就必须彼此相等,由此而来的等式就是价值的体现。不过价值的的基础在于效用。社会对相互服务的需求就是决定物品和服务的价值的力量。货币价格则是这种价值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明的模糊性给后来的学者讨论价值留下了空间。中世纪的经院学派在整理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就价值理论来说主要分成了两派。
沿着成本法则,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一位著名学者马格努斯从劳动和花费角度阐述了价值理论。马格努斯是一位主教和教会医生。以注释《论理学》闻名世界。他认为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和一种经济秩序,依据这两种秩序对物品的评价是不同的。他坚持认为,按照经济秩序,产品是依据同劳动的关系来测量的。更一般的讲,他归结于“劳动和花费。”同时他还注意到当市场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生产就会停止。
沿着需求法则,首先登场的是马格努斯的学生,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试图通过强调人的需求来改进其老师的理论。他认为价格随需要而变动。因此,需要是价值的调节器。他的讨论主要是把市场力量与公平的自然价值对立起来。
阿奎那的需求概念本质上是以个人的方式理解的需求,但是包含了市场所有购买者的需求,才是解释价格的比较科学的概念。在这个方面,另外一位主教亨利作出了贡献。亨利提出了价值是由对稀缺的东西的共同需要决定的。
巴黎大学的校长让·布里丹为需求价值论作出了主要贡献。他把贫困描述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不用有他所期望的东西,因为他没有支付该物品的能力。只有交易双方都满意对方的物品时,期望才能满足。这样,他就把需要理解为了一种以支付能力为后盾的欲望。
在整个中世纪,对价值理论的讨论不断使成本概念与需求理论相对抗,二者经常发生摩擦,发生对于一件事各执一理的局面。人们就希望一种综合的出现。神学家奥多尼斯把两种理论结合在了一起。奥多尼斯反对简单的劳动数量价值论,认为稀缺性,人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对价值有着影响。他提出一种工资差别理论,该理论承认不同技能的相对效率和获得这些技能的相对成本。稀缺的劳动,通过产品的稀缺性,决定一个较高的产品价格。
二 价值理论的第二次分流与合流——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
在人类历史上,亚当·斯密是为数不多的得到泛赞誉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有下列重要具体论述:“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等量劳动,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对于劳动者都可以说有同等的价值”。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即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在商品价值的构成上,亚当·斯密更陷入了他自己难以摆脱的混乱之中,即大卫·李嘉图所谓的“斯密教条。”从亚当·斯密两元的价值论开始,价值理论又沿着成本和需求两个法则形成分流。沿着成本法则,大卫·李嘉图,萨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沿着需求法则,效用价值论从戈森,杰文斯、瓦尔拉、门格尔一直发展到庞巴维克,到达顶峰。
1成本法则的道路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在资产阶级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将古典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其可能发展的最高阶段。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价格理论。大卫·李嘉图吸收了亚当·斯密价值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成份,但坚决抛弃了亚当·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大卫·李嘉图批评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的矛盾之处:“亚当·斯密如此精确地说明了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他要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就应该认为一切物品价值的大小与他们的生产程所投下的劳动量成比例,但他自己却又树立了一种价值标准尺度,并说各种物品价值的大小和们所能交换的这种标准尺度的量成比例。”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在抛弃了亚当·斯密元劳动价值论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自己的底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大卫·李嘉图认为:“体现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劳动用的节约必然会使商品的相对价值下降,无论这节约是发生在制造这种商品本身所需的劳动方,还是发生在构造协助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本所需的劳动方面。”在坚持一元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大卫·李图创造性地解决了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从而破了“斯密教条”。李嘉图指出:“影响商品价值的不是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而且还有投在协助这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厂建筑物上的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经济学理论大厦。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价值的质的规定。商品的价值实体是社会必要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任何经济范畴都具有物质实体;将价值归结为人类的物质劳动,不仅确定了价值范畴的物质属性,同时也为各种经济范畴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基础。商品是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代表着一定量的劳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认识到并承认这一点并不难。无论在现代生产中生产资料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但只要能将视野追溯到足够长的历史时间,生产资料本身也是劳动创造的。
2价值的量的规定。商品的价值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加入了市场供求的影响。认为商品的价值又由社会总劳动分配给本部门的劳动时间决定。
一些经济学家从另一个角度也在研究价值问题。但他们并不关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刻意回避和掩盖这种关系,他们关心的是要从价值的研究中,力图把他们所认为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创造财富,发展生产力———推向前进,并揭示出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方法和理论。这样,在古典学派之后就出现了像萨伊那样的资产阶级学者。萨伊认为,财富和价值是成正比例的,但价值的基础是效用,创造效用就是创造财富。他认为,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商品的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的。于是,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各要素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马克思则认为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批判了庸俗经济学的经济理论。
2需求法则的革命——边际效用学派的价值理论
效用论起源很早,但真正形成学派则是在12世纪34年代。其标志是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奥地利的门格尔几乎同时在异地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纯粹经济学要义》和《国民经济学原理》等三本划时代的著作,完全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逆减原理并以此作为新的静态微观经济学的基石。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在西方经济学界轰动一时,被誉为“边际革命”,它是价格理论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边际效用学派坚持主观价值论,认为物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劳动而是取决于人们对物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杰文斯、瓦尔拉、门格尔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而庞巴维克则是边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故我们主要简介庞巴维克的价值价格理论。庞巴维克的价值价格理论集中体现在其名著《资本实证论》中。在《资本实证论》中,庞巴维克用两篇篇幅集中讨论了价值和价格。庞巴维克指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他的平均效用,而是他的最小效用”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他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庞巴维克进一步认为:“一方面,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另一方面,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减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需求越少和越不迫切,而能够用来满足他们的物品越多,则更下层的需要也得到满足,因而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为了充分论证其价值价格理论,庞巴维克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范畴如“需要程度”、“需求强度”、“供给程度”、“供给强度”等等,庞巴维克认为价格是由下列四个因素决定的:1“对物品的需要数目,即需要程度;”2“买主对物品评价的数字,即需求强度;”3“提供出售的物品数目,即供给程度;”4“卖主对物品评价的数字,即供给强度。”简言之,需要程度越大、需求强度越高,则物品价格越高;供给程度越大,供给强度越高,则物品的价格越低。边际效用学派坚持主观价格论,这种主观价格论和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但边际效用论毕竟描述了市场经济运行中价值和价格的形成心理要素及相关的现象形态,作为价格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边际效用学派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将两种不同理论再次综合在一起。马歇尔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的最重要著作是《经济学原理》,其第一版于1524年出版,1274年出第八版,在长达84多年的时间中,《经济学原理》风靡西方经济学界,是经济学说史上公认的三本里程碑教科书之一(另两本是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并用商品的均衡价格去衡量商品的价值。“当供求平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需要价格,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市场中能够出售的一物不同数量的价格。”“对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必需作出的努力所需要的价格,可称为在同一时期中对那个数量的供给价格。”“生产费用就是商品的供给价格。”马歇尔在说明均衡价格时,吸收借鉴了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用前者说明需求的变动,用后者说明供给的变动。 马歇尔把均衡价值论表达为下
价格Y D S
A
O H 产量X
图2
马歇尔还把时间因素引入价值分析。他把时间分为暂时(几天之内),短期(一年之内)和长期(一年以上)。与此相适应的也有三类价格:瞬间价格,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他把前两者称为市场价格,把后者称为正常价格。瞬间价格是供求暂时均衡的结果,在这里需求起主要作用,因为时间太短,供给来不及作适应于需求的调整。短期价格也是供求均衡的结果,在这里供给和需求起着同样的作用,因为短期内供给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长期价格同样是均衡的结果,但在这里对价格起作用的是生产成本,时间长,生产者就可以调整生产规模,更新机器设备。
三 结论:价值
问题的多面性和价值
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
以上是我们仅从时间的角度,纵向的
分析价值理论的
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单纯从一个角度出发,无论是成本还是需求的角度,甚至不对时间做适合的约束,都无法对价值作出合理的说明。这并不是说单纯从成本或需求的角度说明价值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价值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因素可以
影响价值,而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跨度内对价值的作用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
理论只是现实问题的一个简化模型,需要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尽量排除掉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干扰,它不可能把问题表现的各个方面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也没有必要,如果能把所有的方面都表现,那也就失去了理论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一种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一种理论都会有它特有的解释范围,同时也就界定了它解释局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从成本角度出发的价值理论和从需求角度出发的价值理论也不是不能相容的。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从一个长期的分析,后者是一个短期分析。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他突破了从成本或从需求两个角度说明价值的思路,而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说明价值问题。劳动价值论只是作为马克思对
经济作长期分析的一个外壳,最终要说明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始
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变迁表现为经济的量的提高,制度的变迁,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明已经超出本文的说明范围。
我们研究价值理论的目的,是要用价值理论的一般
规律指导现实的经济。价值问题的多面性使得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考虑价值问题,价值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使得我们可以从现实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书目:《经济理论于
方法史》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 人大出版社 2001
《古典经济学》 晏志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吴易风 商务印书馆 1984
《当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 樊纲 三联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