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0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比上半年加快0.5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64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1亿美元,增长16%,进出口相比,顺差683亿美元,据专家预计,年末贸易顺差可能逼近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再创新高,有可能超过日本。此事不仅引起了国际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国内一些同志的担忧。有的担心让肥水过度外流,造成国力虚脱;有的担心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扭曲发展,损失严重;有的担心中国老百姓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借给外国人用,有点傻,如此等等。作者认为,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积到那么多外汇储备的确来之不易。其正面作用不能低估。顺差逼近千亿美元,国人不必紧张。外汇储备是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标志,是充实国库、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我们是生长在国外势力的包围圈内,实力地位决定大国关系。国家在处理具体国际事务时不是靠抽象的综合国力,而是运用具体的实力要素,也就是说,国家在应付安全威胁时主要依赖军事实力,应对经济摩擦时主要仰仗经济实力,应对政治压力时依赖政治实力。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们就是靠雄厚的外汇储备和正确的货币政策、巧妙的应对措施度过了难关,经济仍然取得了高速增长。外汇储备是经济实力的主要“武器”之一。现在中国的汇率改革为什么引起全球那么大关注?为什么中国可以自主地实行汇率改革?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改革要求那么高,又采取期待态度?就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于中国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作后盾。如果以参加WTO作为我们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标志,则现在已转入大举进入阶段。我们着手在世界市场范围构建自己的资源基地,同时,为利用世界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链,在世界各地搞并购、办企业,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外汇。我们现在出手就是几十亿美元,甚至是几百亿美元,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怎么行?再说,我们是大国,过去外汇管理管得很多很死,现在外汇管理要放开,资本项目要放开,也要以雄厚的外汇储备作基础。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也是新兴国家的普遍现象。在参加WTO以前,许多人曾担心我们国门打开后,我们的民族工业会败下阵来,现在我们不仅没有败下阵来,相反大踏步走进发达国家大门,弄得他们手忙脚乱,贸易顺差年年增加。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汇率实质是各国货币的比价。各国的币值也只有在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中、通过市场来解决,不是谁想高就能高的。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既要看商品的价格、质量和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还要受制于国家的外汇支付能力。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的外汇来源来自贸易和服务项目的顺差。我们考察一个国家币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判断的着眼点自然落在贸易和服务项目的顺差上,并且受制于国际收支状况。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近十几年外贸情况吧。从1994年——2004年,我国贸易顺差已连续了11年,最高纪录是1998年434﹒75亿美元,其次依次是1997年的404。22亿美元、2004年的320。97亿美元、2002年的304亿美元。我国服务项目常常是逆差,例如2004年服务项目逆差是120亿美元,两者轧差后,2004年我国顺差仅200亿美元,占GDP的1%,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不能由此得出人民币值高估的结论。今年贸易顺差超常增加是有特殊因素 。简单地说,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了出口,同时延迟了进口;两相作用,进出口顺差在这段短暂时间内迅猛冲高。再加上诸如纺织品出口急增等特殊因素,使得我国今年外贸顺差超常增长。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汇率有罪。
外贸顺差猛增当然使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增加还有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源于对中国魅力的驱动,也有不怀好意的炒作。就是这些国际热钱大批涌入,又进一步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贸易顺差以至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在国内外都招来了某些非议。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对汇率制度作了进一步改革,但是反应还是很大,我们没有必要受外国舆论的影响而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冷静地作些分析。
分析从我国出口的超常增长开始。诚然,中国高出口对GDP的比率远远高于很多其它的大经济体,但这一比率却有统计上的假象。在去年5900亿美元的出口中,其中约50%实际上是从其它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价值。假如把进口零部件的“重复计算”剔除,中国出口对GDP比率要下降一半还多。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是装配加工支撑了中国的出口奇迹,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出口总值,而且显著改变了中国的出口结构。出口增长主要来自电子和机械的强劲增长驱动。其中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外商企业占70%,他们集中进行半成品的装配。[美国《洛杉机时报》4月17日文章]题:对华贸易逆差是误导(作者 詹姆斯·弗拉尼根)。文章指出:“贸易统计数据没有考虑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经济学家估计,中国制造商只得到了所生产的出口品价值的20%。同时,美国公司正在中国繁荣发展,中国大多数具有国际水准的产品都由美国和其他海外公司下属企业生产。”4月20日《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在接受该报专访时说:“数据显示,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中有很大部分的原材料来自美国。中国出口至美国1美元产品,其中有80美分来自于美国本身。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出口至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只有20%。比如人民币升值10%,对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只有2%,所以人民币升值10%对美国来说,效果是微乎其微。我们在分析中国出口增长因素中不能不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全球经济这种生产方式集中在中国,使得中国出口超常增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发展也很快,这两种力量汇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的出口奇迹。这种高速增长奇迹与老的国际贸易规则发生了冲突,他们就拿中国的汇率做文章。这是当今贸易摩擦的总根源,也是美国拉拢欧盟联合起来迫使我国汇率大幅升值的症结所在。
.
不少同志担心,外汇储备过多会让肥水外流,让中国的物资白白流向国外,这也有点以偏盖全。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宏观调控的压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正面影响。货币者,乃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货币发行过去往往以银为本位或以金为本位,人民币的发行说是以可供应物资为本位,现在也搞不清楚了。近几年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引起的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实质是以美元或一揽子货币为“本位”的货币投放。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随着生产和流通范围的扩大,国家本来就要不断增发货币;银行吸收流通中货币通过信贷渠道支持企业发展生产,扩大流通;货币在银行的信用活动中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流通量成几倍放大。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我们是否看到了外汇储备增加的钱,是不是我们中国人用了?当然对方也有好处。再说,在美元流入时当然有相应的物资流出,可流入的美元不是一张纸,而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索取权”(不过这一“索取权”留在国家手中),凭借这一“索取权”,我们可以换回一定量的物资。问题是我们能否把基础货币投放掌握在可控范围内,不引起通货膨胀。从近几年国内市场物价和经济发展情况看,我们的外汇储备高速增加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效应。这些年 人民币的魅力指数是直线上升的。从利雅得到迪拜,OPEC的石油大员们与中石油、中石化的进口商们敲定了采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也积极响应,宣布中俄石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香港等地也扩大了人民币业务经营范围,人民币的货币流通量空前扩大了。其缓冲作用不可忽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现象并没有缓解。出口依然增加,获得大量的美元;许多进口商品采用人民币结算,同时对外并购的美元需求并不多,造成美元供过于求。碍于中美货币当局相互的承诺,无法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抛售,只有增加购买收益较低的美国国债。这种现象应该更多地从政治层面上去理解。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及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使之把大家都拴在一起了!其战略意义不能小看。再从总体看,一方面虽然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由于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却由于人民币的海外需求大幅增加,加上国内货币回笼情况良好,其结果是中国的市场并没有因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基础货币大量投放而引起失衡!现在实行汇率改革以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我们更有理由不必为外汇储备过快增加而过于紧张。
从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中,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对金融的巨大影响。货币流通从本国范向国际范围扩张。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从以本国物资为基础的投放改为以买进美元或一揽子货币为基础的投放,其结果是人民币的魅力提高了,流通范围扩大了。这到底是福还是祸?日本有一个时期也曾抛出日元收进美元,从而稳定了日元。这是不是有普遍意义?
从这阶段的实践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经验,将市场货币流通状况作为判断外汇储备适度与否的重要标志,而不局限具体数字?可能值得我们警惕的倒是:在于大量购进美元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压低了利率,其危险是低价的货币会导致资金分不均,对今后的发展会有多大的破坏作用?
从长期看,商品竞争力的提高不是由币值决定,而是来自
经济的比较优势。
中国不仅有劳动力廉价优势,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比较优势还会迅速扩大,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会与日俱增;中国又是大国,有大国优势,大国市场的优势。只要中国能生产的,不生产也罢,生产起来就会很快形成批量,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可能都是一种压力。我们的外贸顺差会不断增加,这是客观
发展的必然,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我们的钱更值钱了!我们当然乐于这样做!但必须掌握主动性的、渐进的、可控性的,要充分考虑
企业的适应能力。因此我认为作为政府和
金融部门要考虑的不是硬性去阻止顺差厂增加,而是要考虑:
第一要把心态调整好。这几年虽然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节节上升,从总体看都算正常。一个大国几百亿美元顺差又算得了什么。即使今年增加多一点,又有很多特殊原因,人家送上门“热钱”,不必过分介意。既然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基础货币大量投放,但没有出现失衡,我们又何苦过分紧张?欧美国家在汇率改革上逼得很紧,我们没有必要跟着紧张。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们的态度是:我们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和过高的外汇储备,但是我们也不怕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我们不欢迎大量热钱流人,但是也不怕热钱流入;我们不希望因此而得罪美国,但是我们也不愿以牺牲民族的利益去换取美国的欢心。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从追求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向“适度、稳健增长”转变,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第二要把国内市场建设好。我们有三大优势:我们有中华民族一定要复兴的坚强信念,人心齐,
政治稳定;我们有廉价劳动力优势;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幅员辽阔的国内市场。
把国内市场建设好不仅是吸引外资的本钱,也是经济外交的基础;是国内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们最迫切的是要让人人有工作做,生活过得好,必须要发展经济。我们的核心比较优势是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我们最大的市场在
农村,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我们有一个多层次的、旺盛的国内市场,人民富裕了,高兴了,我们回转余地就大了,外贸摩擦也会减少。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的发展要立足于内需。过分依赖出口不仅不现实而且风险太大。当然发展国内市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发展国内市首先要让农民富起来,这是必须这样做的但有很大难度,不是一朝一日可以解决的。根据商业部最近公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商品市场出现部分行业库存增加、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的新情况。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占26﹒7%,供不应求的商品占73﹒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差率由一季度的—0﹒61%,转化为1﹒15%。
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发展国内市场,除了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以外,更重要的要改变我们消费观念。美国人是赚一元化二元钱,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赚一元化五角钱,留一半存到银行备用。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穷怕了,城镇居民受下岗分流的负面
影响依然存在,基层群众有一点积余,多数还是舍不得用;另一方面对收入高一点群体而言,
目前市面上的投资品种减少,房地产走势不理想,股市行情不见好,银行理财产品单一,期货投资风险,也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育成长。此外,目前我们的
社会保障体系力度还不够大,未来还要自己操心,所以老百姓还是更愿储蓄。开发国内市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化很大力气。不是单靠调整汇率可以解决的。调整出口战略虽然是时候了,但发展还会有一个过程,在调整汇率水平时我们不得不更加小心。
第三要坚持汇率制度继续改革,改革的核心议题是强化汇率的形成机制。在改革中务必牢记渐进性,给全国人民特别是企业一个适应过程,
学习过程。在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尽快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推出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避险工具的同时,建议组织专门人员做好企业外汇管理的辅导工作,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可考虑改革结售汇制度,将强制结汇制改为意愿结汇制,以求藏汇于民。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办法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例如采取下调出口退税率、考虑对短期资本内流征税、内外资金企业税并轨等办法。巨额外汇储备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带来利益,但也潜藏着风险;人民币有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贬值。我们要有多种方案。
第四通过创新,用好外汇,多用点外汇。利用我们的大量外汇积余,走出国门,建立、完善我国的能源、原料基地;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强化
科技开发;通过并购或联合大力推进产业整合;在发达国家的边缘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扩大出口产品的转运、扩散基地;扩大进口等等,把外汇用出去。同时,要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提倡用人民币结算。可考虑拟定“人民币结算条例”,使人民币结算法制化。总之要在用上化工夫。我国目前商品库存很大,现在出口又受到很大压力,如果汇率制度改革搞不好,改革过于激进,有可能重蹈日元升值综合症,这是不可取的。总之,要沉住气,不要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