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国税文化建设的认识
国税文化是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工作中长期积累的共同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税收工作特色的理念体系。以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为基本特征的税收文化建设,一方面强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及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物质环境,这是开展国税文化建设的前提;另一方面强调对人的约束性,有一套保障税收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程体系,是国税机关编织的一张有形的网;第三是强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文化的熏陶,凝聚人们的向心力,达到提高素质的效果。
对于“国税文化”概念,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而且这一术语本身在经济学文献中出现得较少。笔者认为所谓“国税文化”,就是指国税机关在长期税收实践中所创造的独具税收特色的优秀物质成果和先进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税收文化现象,包括价值观念、行业精神、治税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技能、行为规范等一切观念意识的成果。国税文化,是实现制度与目标的思想保障,是制度创新与工作创新的观念基础,是税务机关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是税务机关活力的内在源泉。税收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国税机关的文化,更是每一位国税干部的文化,需要全员发动、全体参与、共同努力,采取由下到上、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方式,建立全体税务干部共同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使全体国税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局一盘棋。
二、国税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文化是国税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国税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国税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能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能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能提高工作效率。物质文化建设是税收文化建设由表及里的第一个层面,也是做好税收工作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税务干部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组织税收收入,为国家财政不断增加新的血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多种征管措施,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加大科技管理的力度,扶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组织收入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另一方面,税务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不仅具有组织税收收入的义务,也应有物质、安全、情感、自尊和价值体现等方面的权利,税务机关的决策者要在尽可能的前提下,注重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最大程度地满足干部职工的各项需要,从而使税务干部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进而为实现个人和税收群体的共同目标而竭尽全力。
(二)制度文化是税收文化建设的核心。
制度文化建设是国税文化建设的关键和保证。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一定比地狱更详细。就是说唯有制度和标准,能守护一个良好的集体。制度文化是税务系统在工作实践中所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它是税收经济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对于规范、约束税务干部职工行为、保证税收征收管理活动正常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规章制度是税务机关决策层意志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章制度一经制定,要求每位干部职工都必须坚决遵守,不得违犯。任何一个规章制度都是在一个阶段和条件下对干部职工行为的明确规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着非常明确的针对性,便于操作。对税务干部行为的强性约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推行税收文化建设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不断加强税收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使税收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转。
(三)精神文化建设是税收文化建设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国税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谐进步的国税文化精神和理念,可以对内感召群体,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形成团队的战斗力;对外形成传播,树立国税良好形象精神文化建设是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群体感悟税收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组织情感,以此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税收核心理念是税收精神文化的高度概括,这是税务大家庭的精神支柱,是与每一位成员关系联接和维系的纽带,促使他们自觉为税收的发展而努力。要特别强化以人为本观念,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出发点,来创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及和谐高效的“团队精神”;把税收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其相适应的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使广大税务干部既有精神文化的情感陶冶,又有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美感享受。
三、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一)本着庄重、明确的原则,加强国税标识文化建设。
标志形象是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如长方形的“中国税务”胸章、灯笼式“税”字肩徽等都是税收文化的标志形象。一是规范办税服务厅标识。统一标牌名称,统一标牌长宽比例,统一标牌背景底色,统一字体、字色,统一字高宽与标牌高宽比例,统一标牌图样式、比例与标注位置。二是进一步规范着装。强化服装管理与着装要求的一致性,让税务人员喜欢穿、有得穿、有得换,以及建立服装淘汰更新的灵活机制,从实际出发强化必须着装的范围和非公务行为着便装的意识。三是统一基层各单位(科、所)的名牌、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办公楼以及自行设计的宣传广告、独特的名片设计等,充分运用艺术手段反映税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本着快捷、便利的原则,加强办税服务厅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全面推行办税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办税服务厅值班长制度,改进办税服务流程,实现一窗一站一门式服务;开发使用税款征收专用设备,简化优化征收及打印的工具,规范配置,提高效率;规范办税窗口,分为基本服务区(必设窗口)与特色服务区;规范办税厅陈设,规范办税公开,规范文书填写样本,规范办税宣传;深入开展“星级办税服务厅”、“ 巾帼文明示范岗”评比活动,全力构建“服务型”国税系统。
(三)本着应用、拓展的原则,加强国税宣传文化建设。
营造声势浩大的税收文化氛围,就必须借助各种宣传媒介的力量。既要发挥好报纸杂志的宣传作用,也要利用现代科技的新方法,如网络、广播、电影、电视、声像、现代科技产品等,从不同侧面反映税务职业道德的涵义。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税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还应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丰富智能化和网络化税收文化内涵。特别是要利用互联网宣传成本低、宣传面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特点,大力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局域网上开设“业务探讨”、“网络文摘”、“文化论坛”等版面和栏目,在全局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有序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本着统一、标准的原则,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税收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加强税收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管理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事的管理。近年来,我国的税收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步实现了从“管户制”到“管事制”、从“人工管理”到“微机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变革,但不可否认,新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放水养鱼”、“减税引资”、“寅吃卯粮”等消极错误的思想倾向,大大削弱了改革成效。将“诚信”的观念引入税收工作,使税收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税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我国的税收文化建设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其次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大力弘扬当前的读书学习文化,培育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文化理念,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之风,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不断的学习适应不断的变化,建设学习型国税队伍。通过开展一些诸如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和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税务人员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税务人员在活动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和增长见识。开展好“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宝贵道德文化教育资源,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培育税务人员热爱祖国、热爱税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五)本着科学、统一的原则,健全税收文化运行机制。税务职业道德教育依赖于税收文化的良性有序发展,既需要全体税务人员的精心培育和呵护,还需要有健全的机制作保障。
一是文化理论探索机制。
税收文化应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理念,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保证税收文化长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税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不仅要深入探讨中国税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税收文化理论体系。
二是人员素质保障机制。
税收文化是税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共同培育并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税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学识水平以及社会背景等文化因素必然会影响到税收文化建设的水平,因而加强税收文化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作保障。在提高素质过程中应更多地融人情感和文化的因素,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渗透干部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此外,还要舍得投入,在培训时间、制度、教材、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建立起以促进税收文化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是社会形象建设机制。
社会形象建设是税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最终都会反映到社会形象上来,因而必须加以重视。社会形象主要分为环境形象和行为形象。所谓环境形象就是指学习、工作的办公条件,环境形象文化就是通过不断改善税务机关办公条件,美化工作场所,营造舒心愉悦的文化氛围,并借助环境效应,对税务人员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改造。所谓行为形象就是通过严肃税收风纪,使税务人员举止大方,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形象文化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诱导者、监督者,是无形的学校,能为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