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迎接每位师生
台峰北京第一五九中学校长教育管理硕士:“父母不需要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你需要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和懂得欣赏美的心灵。父母不需要你门门功课都优异,但对知识要终身保持孜孜以求的劲头。”
4月28日早晨7点,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的学生蒋书力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在校门口迎接他的是校长台峰。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这看似简单的交流总让蒋书力感到温暖。记得2003年9月刚开学,校长第一次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师生到校,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蒋书力竟然忘记了问候,一溜烟跑进校园。从那以后,几乎每天早上校长的微笑迎接成为蒋书力的清晨第一课。现在,他已经习惯每天愉快的学习生活从清晨的第一声问候开始。
能和学生们在一起运动,蒋书力和他的同学们最先感受到这位新来校长的与众不同。从去年9月校园运动会上,校长跑百米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到几乎每周四下午校足球队的训练,这位“很有活力的校长”总能让全场沸腾。
今年3月学校为学生举行的成人仪式对蒋书力来说是一种“洗礼”。在成人仪式上,校长台峰的致辞是他和妻子写给儿子一周岁生日的信,蒋书力还清晰地记得其中的几句:“父母不想让你成为运动健将,只是希望你有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身体;父母不需要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你需要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和懂得欣赏美的心灵;父母不需要你门门功课都优异,但对知识要终身保持孜孜以求的劲头……”蒋书力说:“校长能拿自己对孩子的爱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学校教育要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对美国教育教学实施“没有输家计划”深有感触的台峰,回国以后在一五九中开始了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2004年3月5日,在全校表彰大会上,什么是优秀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评价标准。从学习优异到助人为乐、孝敬父母、体育特长,十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让更多的孩子有了欣赏自己的自信。优秀的学生除了奖状,每人还在建校史上首次得到100元的奖励,而学生的父母也同时收到了一封“校长致家长的信”,所有关心学生成长的人在那一刻都能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文明程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校长,台峰对学生从不求全责备。在教学楼里,偶见学生随手扔的果皮纸屑,台峰总是很自然的自己弯腰捡起,扔到果皮箱里。“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全员育人的因素”,台峰把自己理所应当地融入其中,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成长,教会学生做人。
十间特别的教室
张军北京育才学校副校长教育管理硕士:“小组学习是我们在美国学习生活中体会到的一种独具魅力的学习方式,它不仅交流了思想,开拓了视野,还加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使我们有勇气和能力面对任何艰难的挑战。”
在北京育才学校静谧的校园中,有十间很特别的教室,教室里没有冰冷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几个色彩柔和的沙发和茶几,如沙龙一般轻松而随意的布置,这就是育才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教室。高华是育才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从这个学期开始,每周五的下午他都要和他的同学们在这里展开小组讨论,发动头脑风暴,完成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北京育才学校副校长张军是建立学校研究性学习教室的倡导人,面对新课程改革,这一间间小小的教室里凝聚着他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些许期待。从美国留学归来,张军对“小组学习”深有体会,“小组学习是我们在美国学习生活中体会到的一种独具魅力的学习方式,它不仅交流了思想,开拓了视野,还加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使我们有勇气和能力面对任何艰难的挑战。”然而合并年级组和教研组办公室,让老师专门为学生腾出地方却并不容易。育才学校高中部每年级有八个班,“如果各任课老师之间不讲协作,那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拆小并大,让教师集体办公,不但能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的凝聚力,教师之间教学交流的渠道也会更为畅通。
回国以后,面对国内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张军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新课程改革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提供怎样有效地指导?张军也在求解。
仅仅有几间研究性学习教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果教师本身都一知半解,何谈很好地贯彻新课改的思路?”于是专家顾问走进学校,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并参与学校教师评价的改革。在点点滴滴中,张军在育才学校的土地上实践着自己学习到的先进理念。“现在有很多盲目的试验,可别的试验都允许失败,教育的试验不能失败。”对张军来说“稳妥”是这场教学改革必须谨慎执行的原则。
走近“E”学习时代
刘志田北京第五中学副校长MBA:在国内,单个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大家在一起合作时却不能“增亮”,而是一种消减,问题就出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上。
小华是北京第五中学高三的学生,4月27日晚上一放学回家,小华就急不可待地要上网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英语老师刘志田的邮件如约而至。E-mail是小华与英语老师联系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小华晚上把写好的英语作文用电子邮件发给老师,第二天就会收到批改好的作文,里面从字句的修改到全文评语,详尽而细致。这种“一对一”的辅导方式让小华感到自己“进步很快”。小华说:“自从有了这个‘快速通道’,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老师及时的解答,课堂上的时间延伸了。”
刘志田是北京第五中学的副校长,同时还是两个高三班的英语老师。回国后,每日忙于学校的工作,刘志田总觉得自己对学生们有些愧疚。“和学生们的交流十分重要,然而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远远不够。”刘志田上课的第一天就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学生,从办公电话到家庭电话,从手机到E-mail,刘志田希望她的学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刘志田经常收到学生发给她的E-mail,或是学习上的难题,或是教学上的建议,从生活到学习,在这个完全平等的交流空间里,刘志田清晰地感受到更多来自学生的信任。
带着许多有关中外教育的疑惑,刘志田走出国门。一年半的留学生活,刘志田满载而归。“开阔的不仅是眼界,更多的是观念上的更新。”刘志田发现外国的学生从小就有很强的合作意识,而在国内,单个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大家在一起合作时却不能“增亮”,而是一种消减,问题就出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上。
回国以后,除了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刘志田开始积极进行她的英语教学实验,从网络教学到研究性合作学习,刘志田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全英文的网站浏览资料,培养英语阅读能力。学生积极提问,踊跃参与,自己做Flash、网页,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虽然由于“非典”的特殊情况,教学实验不得不告一段落,然而学生热情响应却更加坚定了刘志田要把教学实验进行到底的决心。
老师的假期作业
刘畅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教育管理硕士:教师队伍必须面向现代化,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实质是教师观念的现代化。
在中关村第一小学工作了12年的程军老师,今年寒假却第一次和她的学生一样做起了寒假作业。这是一项专门给全校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要求写出《赏识你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新课程走进课堂》、《反思性教学》、《当代教育心理学》、《走向主体性教育》等六本书的读书笔记,并针对其中一本发表自己的观点。一个寒假过去了,每位教师都交上了自己的作业。学校专门组织教师进行全校性的大讨论,并把每位教师的观点记录在学校的档案里,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布置寒假作业的是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一年半的留学生活给刘畅带来的是教师培养理念上的革新,回国以后,培养多元智能型的教师也成为中关村一小教师培训的一个目标。刘畅认为,教师队伍必须面向现代化,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实质是教师观念的现代化。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一般知识,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学校中人人都是学习者。”共同学习,充分讨论,能够让教师在思考、交流、辩论中实现观念的转变、技能的培养,最终发掘教师的潜能,逐步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多元智能型教师。寒假给教师“布置作业”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校长不是老板而是支持者
刘丽彬北京第八十中副校长MBA:在学校中,科学的管理不能丢,但更为重要的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对教师始终表达信任和支持。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近期举行的高三学生家长会上,报告大厅里打出“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的标语。之所以提出“保持平常心”,副校长刘丽彬说:“学校是教师和学生主要的生存空间,保持愉快的心情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都很重要,而学校需要帮助教师、学生、家长调整心态,寻找平衡的支点。”
出国留学,刘丽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从知识架构到跨文化交流体验、中外教育的对比反思,从教育者的角度学习管理,刘丽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思考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教育管理者不是老板而是一个支持者!”刘丽彬认为,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教职工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给教职工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减少他们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学校管理者要创造一个尊重的环境,仅仅靠关心爱护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更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中,科学的管理不能丢,但更为重要的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对教师始终表达信任和支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上,刘丽彬始终和教师们站在一起并肩作战,成为他们最坚定的支持者。
面对管理,刘丽彬也有他的困惑,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下,教师队伍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一个有个性和特色的群体,如何保证公平和公正又能保持队伍的个性特色是所有校长都要面对的课题。“教育管理者需要引导队伍到正确的方向。”从决策到落实,刘丽彬也在探索着其中的平衡点。
质量管理进入校园
王徜祥北师大良乡附中副校长教育管理硕士:质量管理的核心,强调从操作程序上规范一个学校行为,要把这一体系引向更深的层次,就需要全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在北师大良乡附属中学,每一位教育管理者手中都必备一个厚厚的记事本。在副校长王徜祥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的记满了每天的工作日程,从会议记录到具体责任落实、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想,在一个200多页的记事本里,王徜祥“要在所有的工作上都留下痕迹”,这种痕迹不光是一种书面上的记录,更是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落实。
“教育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质量,教育管理行为更需要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国外的学习让王徜祥认识到,学校进行质量管理认证是促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对学校而言,认证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评价,是对学校自我评估的印证,也是对学校发展水平的一种审视、一种激励。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学校编制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突出强调了工作的规范化,对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一切都有章可循。王徜祥说:“ISO9000质量管理的核心,强调从操作程序上规范一个学校行为,要把这一体系引向更深的层次,就需要全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随着教育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学校要有一种国际的、办大教育的眼光。”将质量管理体系、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多元文化的思想适时适度地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良乡附中使之校本化,扎实、务实、落实,以质量求得学校的快速发展。
从“学生管理者”到“大朋友”
董培宣武区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教育管理硕士:只有心甘情愿才能精益求精,充满人文关怀的事物让学生的成长更为顺利。
“我和学校里学习不好的学生都是好朋友。”董培这样形容他和学生的关系。从国外回来以后,董培觉得自己最大改变在于学生观,以及对人的尊重、宽容和理解上,自己也从一个“学生管理者”逐渐变成学生的“大朋友”。
在留学期间,董培对美国的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感触最深。美国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承认并尊重差异”
的教育理论。“在参观的美国校园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其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及教师对学生人格的高度尊重是非常明显的。‘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是一句教师经常用来称赞学生的话。即便在课堂上学生犯了错误被任课老师送到副校长的办公室,无论是职员还是校长,对学生均十分礼貌。在谈话时一律是坐下谈,听不到教师的严辞责骂和大声斥责,充分体现出对人的尊重。”
在国内的教学实践中,董培发现只有“心甘情愿才能精益求精”。他相信,“充满人文关怀的事物让学生的成长更为顺利。”在学校教育中董培也努力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新闻背景】首都教育向国际化迈进
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先行条件和必要保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已不仅是学者思考争论的理论话题,而且是摆在首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面前必须应对的实践课题。
要建设高度开放、兼容并蓄、交流合作又保持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首都教育,要适应国际交流合作的大趋势,首先要尽快培养一大批具备现代意识、国际视野、良好素质与复合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从首都教育实践需求上看,一名优秀的校长,带领一批优秀教师,才能办出一所优质学校并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和“专业型”的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21世纪初北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教委启动的“北京市中小学校校长和后备干部境外培训项目”,选派50位年轻的教育管理干部,赴美攻读MBA(公共事务方向)和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正是加快首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双语型校长培养的一次重大决策与成功尝试。
现在,境外培训归来的50名学员都在中小学校或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艰巨繁重的领导工作。50位校长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首都基础教育领域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不仅著书立说,更重身体力行,“以学促变”探索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采访手记】变化始于理念革新
留洋回来的校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对国际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有着亲身体验,他们的视野更为宽广;能够把握国内外教育的脉动,他们的日常工作更显成效;海外的经历使他们在国际通用型技能方面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的是时代的趋势。
教育的改革不需要轰轰烈烈,教育的实验也决不允许失败,在谨慎和平稳的原则中,留洋归来的校长们在他们的一方土地上默默耕耘。从“学生观”到教育管理,从团队合作到终身学习,每个留学归来的校长都有沉甸甸的收获。虽然有一些想法未必现在都能用得上,但是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观念的变化对他们的实际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观念上的革新使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成为学校的领军人物,教育教学改革的践行者。
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中外教育,留洋回来的校长清醒地认识到,国外的东西并非都好,国外好的东西也未必都适合我国国情。教育环境和学生、老师在思想方面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学以致用,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自己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热爱,留洋校长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鞠躬尽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着自己报效祖国的诺言。他们是理念的生产者,是积极的进取者,是团队的建立者,是心胸开阔的适应者,更是卓越的管理者,他们以身作则不断带动和影响着他们的团队,一起攀登学校发展的另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