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作业设计与评价 发展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不止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单调枯燥脱离实践,与新课程精神格格不入。为此,我尝试改革,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构建人文互动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拓展作业内容
1、作业的思维化
以前,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写词语,就是让学生背课文,要么,就是把学生捆在练习上不肯放松,结果呢?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怎么能升华呢?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我认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例如,上完课文《找骆驼》之后,让学生想想有哪些找到骆驼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最佳?经过精心准备,孩子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争论,想出了五六种找骆驼的方法。许多学生认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这种方法最好。当然也有人提出这种方法也有条件限制,即当时沙漠中不能有大风,否则扬沙会把脚印掩埋。这个作业设计立足于课文,激发学生创新火花,引起思维的碰撞。
另外,改写课文、续编故事、表演课本剧等作业既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 、作业的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如学了《爸爸的咳嗽》,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被污染,应该怎样制止人们任意污染环境的现象,怎样提高人们环保的意识?并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合理化建议。之后,再组织学生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生活中,用生活中鲜明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不是更有效吗?
另外,由于我国的特殊政策,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缺乏交际能力、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作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竟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或采访作过贡献的老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时事新闻,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作业的自主化。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一改过去的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因此,我往往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如教完《田忌赛马》后,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八个词语“疑虑、胸有成竹、垂头丧气、目瞪口呆、轻蔑、挖苦、得意洋洋、讥讽”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层次:1、抄写词语。2、从这八个词语中挑选4个造几个句子。
B层次: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取胜吗?如能,请你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尽可能多地用上上述八个词。
C层次:根据所给八个词语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丰富作业形式
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让我想到作业也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我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个性化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这一类型的作业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定作业,培养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如在学习完《荷花》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荷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荷花记录下来。结果,孩子们兴致高昂,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散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后,在班级中搞了作业展评,学生们很高兴。通过这次作业,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2、实践型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海洋,充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像。如学了《称象》,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做这个实验;学完《大象博士请助手》一课后,小组表演课本剧,体会做人要有礼貌;上完《春风吹》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课外学唱几首关于春天的歌曲。
3、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作业已不在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
4、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上完课文《动物过冬》之后,学生对于动物冬眠这种现象很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下青蛙是怎样冬眠的。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观察青蛙冬眠前作了哪些准备,研究正在冬眠的青蛙与死去的青蛙有何不同,看看冬眠结束后的青蛙是怎样的状态?从课外书、网上查查有关青蛙东面的知识等等。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青蛙的冬眠有了比较系统的的深入的了解。
5、鉴赏型作业,给学生拓展的机会
这一类型的作业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月光曲》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贝多芬的《月光曲》;学完《桂林山水》、《长城》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
6、创编型作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或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等。
三、优化作业评价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
2、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颗;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即可得笑脸一个;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即可得大奖一个并获“作业能手”称号。
3、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处于“休克”状态,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系统中,请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做正确客观的评价。
4、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对多数学生来说,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的心灰意冷。为此,我们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红旗、五角星、笑脸娃娃。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总之,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实践证明,开放式、个性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