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乐于写作。例如,在教作文《记一次活动场面》之前,我让学生回忆许多自己参加过的活动场面,最后确定了,人人参与的,天天进行的“早餐”活动场面,让学生回忆:学校的早餐学生人人爱吃,要写自己吃早餐的场面学生个个都来劲了。教师在写之前要学生回忆以下内容:本班早餐人数、时间、地点,怎样拿到早餐的,吃的过程怎样?吃饭时个别突出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怎样?教室里整体场面如有什么响声、静态、动态场面 如何 …… 回忆时学生畅所欲言。有记不太清楚的细节要求吃早餐时再仔细留心观察。饭后第一节课是作文课,我要求学生把早自习时说的写出来,每个学生都能抓住自己喜欢的人物吃饭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进行细节描写,而且把早餐的整个过程写得有条理,内容具体,场面写得生动而热烈,人物栩栩如生。其次,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例如,《我的理想》这篇作文课,我不给学生过多的指点和约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地抒发真情实感。几天后,学生的习作交齐了。其中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老师不让学生辛苦读书,不让学生长时间从在教室里,不要学生做很多作业,不批评学生……我这样想着,是因为我现在正在辛辛苦苦地读着书,每天要在教室里坐八个小时,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弄不好还挨骂……我多么向往教室外面那些小鸟们自由的生活!什么时候能让我尽情地玩玩啊?假如我能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多好啊!我今后一定要当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的老师。这篇文章跳出了定势思维,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是一篇创新的好文章。
二、“帮助、引导”要因人而异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具体指导,到批改评价每个环节都要因人而异。制定目标要分层次,不能统一规划。优秀学生的目标适当提高要求,差生则以大纲规定的最起码要求为标准。例如:在教看图说话写话,“老师夸我是个好学生”(老师自己画的一幅图)时,我对差生只要求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抓住事情的基本要素,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对中上等学生除了要达到以上要求外,还要求通过细致观察人物神态、想象人物语言及以心理活动来展现事情的具体经过。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再就是,具体指导要分类。对于差生教师要重点指导他们把词语用准、句子写通顺;对优等生教师应在作文的立意、技巧、艺术性等方面给予引导。还可以鼓励优等生参加写作小组,作文竞赛之类的活动多练,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感。第三,批改评价也要分档次进行。评价不用同一标准,要着眼于分层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定,只要是完成了设定的目标,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应给高分。讲评时多评差生的文章,尽量让每个差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一词、一个句子写得好都应表扬鼓励,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水平。
三、“帮助、引导”学生掌握作文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作文方法的帮助引导,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怎样对学生进行作文方法的帮助、引导?一要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掌握写作基本规律。新课改要求老师不能只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学生领悟方法及提高能力。如《我们家的猫》一文,要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是通过写“古怪”、“小时候淘气”的特点来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紧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自己家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课作后文题:《我们家的X X》时,许多学生能仿照例文写作方法,写出了《我们家的大公鸡》、《我们家的大白狗》、《我们家的丝毛狗》等优秀作文。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各种知识,开拓视野、学习作者认识事物和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积累素材,让学生生活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小学生对事物观察由随意性、轮廓性和片面性变为定向有意性。如平时老师可要求学生随时注意这些: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什么,怎么玩的?上课铃响了,学生怎么做,怎么说?老师又是怎样准上课,神态怎样?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同学怎么听课?老师怎样认真上课?……时间久了,学生养成了处处留心,时时观察的好习惯,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