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谈信用成本
搜狐财经讯 第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今日在北大百年讲堂召开,下午两点,《金融改革与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论坛正式开始。
主持人:
谢谢曹老师精采演讲。下面我们分四个角度谈金融改革和信用。第一就是信用社会成本,曹老师谈了很多中国企业跟资本市场的情况,还有很多比中国更糟糕的,比如捷克,80%的企业逃避了。我们现在的角度从社会的成本、积极发展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请陈学荣先生说一下这个问题。
陈学荣:
首先关于信用问题是信任的商业效用,有信而且有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五常落脚点就是信用,那是传统文化的哲学的解释。我们理解的信用是什么呢?从企业来讲,企业的信用实际上是指它的本,是它的生命。如果企业要你的命,你要活着,你想健康的活着,你要长久的活着,要你的命你就要守住你的信。真正企业能够活到5年、10年、百年。
现在往前追溯就是债务,从某种意义来讲信用是某种债务,债务前提是责任。有责任之后才可能有后面的故事,所以我们在企业文化里面有一句话“责就是债,债即是信,信即是本”。什么是责?谁负责这个责呢?就是人,加一个人字旁就是债。要负债扩大规模没有信用是不可能做大的,所以商用信用企业是扩大企业资本,保证他循环、周转的核心,所以负债的基础就在于信用。这就是企业的生命。从这个意义来讲,这就是对信用的解释。它的社会成本谈一点儿我自己的体会,首先是成落的成本特别高,守信用成本是很高很高的。
我讲一个故事,发生在资本市场上引起关注的事情,中国发行第一次面临的窘迫,八个亿的成交额在我们手上,我们和对方签署了协议,叫“包销”,从另一个角度包销概念是没有的,但我们承诺当时市场环境非常好,股票包的全销出去,市场突然发生变化的话,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八个亿。这时候我们内部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最后选择给他们,当是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当时舆论铺天盖地。他们算了一个帐,湘财证券10个亿的资产,给人家8个亿,再亏损2个亿,10个亿没有了。一方面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给你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是活生生的案例。你对不守信用所带来的处罚,所带来相关的责任恰恰是非常弱小的。还有一些是死角。有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不仅仅是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还有我们很多的公司,还包括我们的政府。所以说就要有完整的社会体系。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才能让真正的承诺有所保证、收益。
这是需要我们讨论和解决的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