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结论
根据价格、就业、平均利润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综合判断,中国8%的增长率相当于西方国家2%到3%的增长率,此时的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徘徊在萧条的边缘。中国政府虽然尽力将经济增长率维持在接近工业损益平衡点的临界状态,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资来支撑的增长对整体经济的推动力是偏倚而虚软的。这样的投资主要产生的是对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对制造业的刺激相对微弱,无法带动工业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改善产业结构的现状,反而强化了目前的结构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业和提高多数人收入等方面几乎无能为力。
在中国,尽管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改善了城市的外观,在外资的推动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区也形成了局部“繁荣”,占人口百分之几的精英阶层开始享受接近发达国家的生活消费水平,但工业化徘徊不前同时伴随着“弱质化”,再加上农村凋敞,农业的微弱增长不能使农民增加收入,于是中国就出现了经济增长率“坚守”7-8%这条“底线”,而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者的平均工资呈下降态势,消费需求持续萎缩,价格年年走低的经济格局。这就是孙立平所说的经济增长与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脱节现象的真正原因。
在工业化进程停滞并呈现“弱质化”特徵的状态下,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步履蹒跚,少数都市中出现的现代化生活也缺乏稳固的基础。这样的经济结构无法满足多数社会成员今后向上流动的需要,精英圈将越来越封闭和排他。如此格局或许可以支撑现存的精英阶层的富裕生活,但却难以提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地位。一个日益两极分化的社会之再生产过程在中国不仅有其政治氛围,而且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已基本成型。中国的经济改革路径解决了精英阶层的经济需要,但却未能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也因此无法改善大多数国民今后的生活状态。经济增长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它将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要深刻认识中国的经济状况,就有必要透过增长率的“符号”意义,发现决定大多数国民的经济社会地位之趋势性规律。
【注释】
[1]程晓农,1996,“繁荣从何而来?──中国经济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美国:《当代中国研究》,1996年第3期。2000年该文经修改补充后全文刊登于《开放时代》(广州)2000年9月号,其节选以“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为题刊载于《战略与管理》(北京)2000年第6期。
[2]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美国:《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3期,第6页。
[3]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第297页),1997、1998、1999年的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00、93.4、98.2。据国家信息中心范剑平等人的分析:“2001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和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下降。……进入2002年,上述物价降幅虽然有所减小,但仍然保持了较大的下降幅度。”见范剑平、徐连仲、祁京梅、张峰、周景彤的文章,“为什么经济增长率与物价走势背离?”,载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联合论坛”,2002年9月10日。
[4]中国城市里大规模的职工下岗、被迫提前退休或实行强制的“企业内部退休”始于90年代中期,过去几年来先后有数千万国有和城市集体企业的职工失去职位和收入,此后虽然有部份失业者找到了职业,但城市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之后始终降不下来。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几年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就表明城市失业问题的严重性。
[5]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第286页),1998、1999、2000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97.4、97.0、98.5。2001、2002年的零售价格指数仍然维持下降趋势,见范剑平、徐连仲、祁京梅、张峰、周景彤的文章,“为什么经济增长率与物价走势背离?”,载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联合论坛”,2002年9月10日。
[6]王建,“亟待破解‘缩长’之谜”,见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50人论坛”,2002年9月10日。
[7] Abel, Andrew B., and Ben S. Bernanke. 1992. Macroeconomic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556.
[8]程晓农、吴仁洪,1987,“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演变与现实选择”,《管理世界》(北京),第2期,第88页。
[9]李培林,“中国的变局: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北京),2003年1月30日。
[10]《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
[11]根据中国各行业的原料垄断和市场销售管制程度以及技术、资本方面的进入障碍差异,笔者将《中国统计年鉴》上以下工业行业列入中国的竞争性行业:煤炭采选、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专业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
[12]最近国家计委政策法规司司长曹玉书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专访时谈到了这3点。见《21世纪经济报导》(广州),2003年2月18日。
[13]《中国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15页。
[14]“河南省贫困县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大干形像工程实录”,《工人日报》(北京),2001年8月10日。
[15]“GDP平均增长率:为何地方比中央高2个点?”,《21世纪经济报导》(广州),2003年2月18日。
[16]“张二江吹牛记”,《南风窗》(广州),2002年6月(上),第20-22页。 [17]据宋国青的分析,9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增长与“存货投资(全社会总存货的增加量)在1992年-1996年期间大幅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见宋国青的“存货大幅下降”,载《财经》杂志2002年第3-4期第86页)。用银行贷款支撑库存膨胀,虽然能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益或低效益的增长。
[18]田汉卿、孙礼照,1994,“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盈利性比较分析”,《管理世界》(北京),1994年第6期。
[19]翁杰明等编,1995,《1995-1996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董辅并,“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若干建议”,见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50人论坛”,2002年9月2日。
[21]范剑平,“房地产投资:政策性风险加大”,载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联合论坛”,2002年9月25日。
[22]岳健勇,“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出口困境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2年第1期,第71-72页。
[23]这两个提法是近几年来中国关于创造经济增长新热点的主张,但“假日经济”(延长国定假日、鼓励民众利用假日外出消费)和“教育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收费、把教育机构变成新的盈利型产业)是否真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却很值得怀疑。因为,“假日经济”所带动的需求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购买力的动态转移,而“教育产业化”则是购买力在空间上横向转移,实际上会提高多数消费者的储蓄倾向而抑制即期需求。
[24]温铁军,“我国农村普遍发生高利借贷的问题、情况与政策建议报告摘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托课题‘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报告”,见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50人论坛”,2001年6月7日。
[25]陈锡文,“对农民增收难要有清醒认识”,《中国经济时报》(北京),2002年4月9日。
[26]陈东琪,“对当前经济形势若干问题的认识”,载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50人论坛”,2002年5月5日。
[27]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50页的数据。
[28]见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29]据温铁军的研究,“乡镇企业得到的投资1997年以来连续下降到占信贷总额的5%;企业受融资困难影响大量停产或倒闭,加上私有化改制的影响,职工人数1998-99年减少大约1000万。”出处同注[24]。
[30]见陈漫和岳健勇的“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国引进外资策略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2年第4期,第93-100页。
[31]见《21世纪经济报导》(广州),2002年8月15日。
[32] Thomas Rawski, "How Fast is China's Economy Really Growing?" The China Business March-April 2002.
[33]从1998年起国家统计局修改了工业统计方法和口径,将年销售收入少于500万元而统计数据最不可靠的小企业从正规工业企业中排除出去,并且规定企业绕过其政府主管部门而直接向统计部门报告数据。见《21世纪经济报导》,2002年8月15日。同时还加强了对非正规工业产值统计的审核。这一修改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正规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因上报企业数量的缩减而有所减少。第二,非正规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也相对比较可靠一些了。
[34]例如,在外资企业密集的广东省,台商的投资集中在电子及电力机械器材业、塑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制鞋工业等行业。见林德昌的“广东省引进与利用外资模式之分析”,《中国大陆研究》(台北),第40卷,第4期,1997年4月。
[35]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报导,“香港迁粤的工厂考虑再搬家”,2003年2月20日,见BBC中文网站。
[36]出处同注6。
[37]于祖尧,“中国经济的内忧”,《战略与管理》(北京),2002年第4期。
[38]陆学艺,《2003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2月。
[39]邱晓华,“今明两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载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 gov.cn)“50人论坛”,2001年1月20日。
[40]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报导,“中国大学毕业生明年多达212万,将面临空前就业压力”,2002年11月26日,见BBC中文网站。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paper.stu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