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占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四分之三规模的上海企业来说,虽然网游已成为本地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但社会上的种种误解、甚至“妖魔化”的言论,依然困扰着他们。
根据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的统计,去年,上海互动娱乐产业营销收入约25亿元,并带动起270亿元的相关产业。不过,改善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对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单方面报道加深了公众误解
昨天,本地行业组织——上海市网络游戏专业委员会与政府、企业界和业内专家,一起探讨“绿色网游”。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罗海蛟表示,对“戒网瘾教授”陶宏开的报道“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几天前,这位著名的青少年上网问题专家在上海举行了两场专题报告,引来了众多家长和媒体的关注。
罗海蛟表示,陶宏开的确有他的积极意义,但媒体对“网瘾”的单方面报道,使本就对网游不甚了解的部分公众,更加深了对游戏的误解。
网游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发言中,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引用了该局主持进行的一项研究。名为《上海网络游戏出版产业报告》的研究认为,网游有五项积极意义,并存在两个负面问题。
“我认为,网游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事物。”祝君波表示。
该项研究认为,网游在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推进IT产业发展、引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等五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负面问题主要是一些非法运营的“地下”
游戏造成的,同时,网游的吸引力客观上也导致少数青少年为此影响了学业。
“媒体对网游报道的以偏概全,为公众客观认识网游产生了影响。个别的极端例子经媒体反复报道、转载,影响了合法运营的游戏的整体形象。”祝君波表示。
“政府对于合法网游的监管力度是很大的,一个新游戏要得到出版许可,需要经过各级监管部门6道审读,这使得合法游戏中不可能再含有不健康的内容。”上海网络游戏专委会秘书长张明表示。
张明说,把责任单纯归咎于游戏是不公平的。家长应该反思,是不是用协商、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了?学校也应该考虑自己的失职之处,不要以成绩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要解决问题,只有采取理性的态度。”
希望网游不再背着“电子竞技”帽子
游戏专业杂志《GameStar》负责人尹荣告诉记者,她感觉,社会上对待网游的态度正在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前年,相关政府部门讨论起网游非常谨慎;去年,他们的态度已开放得多了。尹荣预计,明年舆论就会转变过来。“希望到时候,网游不用再背着一个‘互动娱乐'或者‘电子竞技'的帽子,也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