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者。1918年10月16日生于阿尔及尔一个银行经理的家庭。年轻时曾在阿尔及尔和马赛上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后被俘。战后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读书,1948年以题为《黑格尔哲学中内容的概念》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参加法国党。此后,一直留校任教。他的主要著作有:《拥护马克思》(1965)、《读〈资本论〉》(1965)、《列宁和哲学以及其它论文》(1969)、《政治和哲学》(1972)、《自我批评论文集》(1974)等。
阿尔杜塞理论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用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在60年代初,他认为,苏联党第20次代表大会对个人崇拜的谴责,招致深刻的意识形态上的反动,为此,必须对由于谴责个人崇拜而遗留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回答。因而他提出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在《拥护马克思》、《读〈资本论〉》等著作中,阿尔杜塞依据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著作作"依据症疾的阅读",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科学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认识论的断裂,即1845年以前为非科学的意识形态时期,经过1845年的决裂以及1845~1857年的过渡以后,进入科学时期。他认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主张结构因果性和多元决定论,是反经验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他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历史是主体的异化过程的论点后来爆炸了,结果主体、人的本质和异化等概念完全消失,而没有主体的过程的概念得到"解放",成为《资本论》中一切分析的基础,这意味着抛弃以往哲学的旧假设而采用一种新假设,因为以往的哲学都建立在人性、人的本质的假设基础上,都以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为前提。阿尔杜塞反对一切形式的人道主义,也反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因为人道主义这个概念无论如何总是使人想到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并且很容易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命题混淆起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反对从"人的本质"的思辨概念中引申和演绎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②马克思主义从对于社会结构的纯科学分析中,引申出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否认人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70年代末以来,阿尔杜塞的观点有所改变。他在1977年11月作的题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的报告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困难、矛盾和空白,早在30年代就出现了危机,不存在什么原有的纯洁性需要去发现。在1978年 3月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是"有限的"理论》中,他更进一步认为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分析,主义这种遥远的前景也许永远得不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