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接近获奖。那就是沈从文。战前是没有来自中国的作家被提名。以前有一个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曾经建议把诺贝尔奖给中国的胡适,但是(瑞典)学院认为胡适不是一个作家,更像一个思想家或者改革家。所以没有给他。在1930年代中期,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讯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
——埃斯普马克(曾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但他却拒绝了这一令全世界作家孜孜以求的“荣誉”。当然,提名不意味着得奖,但不管何如,鲁迅作出这一令世人不解的决定却是事实。
故事还得从1927年说起。当时,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中国考察,在他在上海听闻了鲁迅的名字以及他的文学成就和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当时的著名文化学者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这对于中国人无疑是一个绝好的信息。于是,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不料,鲁迅却回信拒绝。他这样写道: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当时的中国,已经过了“新文化”的“洗刷”。风云中华十年,文坛上出现了许多颇有成就的的作家,而鲁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杂文见长的鲁迅当然不可能像浪漫派文学家那样因为这一“提名”而飘然,理性让他认识到,尽管中国文学已有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文学相比,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追!
鲁迅的这封信,也流露出他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解读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对鲁迅文学观的透视。鲁迅认为,这是一项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当然并非是大师的妄自菲薄。此外,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当时的世界性文学家很多,而每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必然有自己的体系,很难相融。因此,他作出了“退出”的决定,并非想吊高身价或者是故作清高。
一直以来,对于鲁迅拒绝诺贝尔的提名,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个典型的观点: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这其实是将文学政治化,误解了鲁迅!
根据贝尔文学奖的操作程序,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可谓“凤毛麟角”。
1927年的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与这些世界级的大师相比,鲁迅能否“中奖”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