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这个举国关注,全民紧张的日子里,偶写着篇文字,或许会招惹不少人的骂。但一向以自己独特思维方式看问题的我,还是决定把他写下去。
在今年第615期《财金时报》头版的专题调查以特大标题写道:“高校毕业生,今年甩卖”。A8版还有特写漫画图片。
高学历人才卖出了“小保姆”的价格。本科应届毕业生能够接受的“薪水预期”已经从2001年的2000元下降岛2005年的1000元,在北京,这个数字也不过1500元。而现实中300元的本科生和1400元的博士生已经出现,求学者“十年寒窗”以及每一个家庭的顷力供读,在经济上都已失去了意义。
让我想起2003年某一期《新闻调查》的封面刊登的标题《读书赔本》。
当记者采访到某学生:如果早知到你十年寒窗和你家庭换来的顷力供读所换来的只是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你还会选择上大学吗?而学生的回答是:我还不如早早的去作一个小保姆,那还管吃管住呢。现实社会里,这个黑色的幽默已经成为事实。
或许有些人觉得是在危言耸听,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恐怕我也难以置信。我曾在报社供职时,有一同事,复旦硕士拿着底薪300元的薪水干了半年,后来取消底薪,有两国月他才拿到160多元的薪水,后来他干脆回家去,帮他妈妈洗碗刷盘子,(他妈开沙县小吃店)。而我没上过大学,我家表兄弟6人中也只有我表哥一个大学生。读了22年书,终于今年7月从武汉大学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原来在武汉测绘念本科时班主任曾骄傲的告诉他,毕业后月薪低于5000不要签……,可如今他硕士毕业了,应聘到汉口一家外企,月薪2500的职位,还有350人去争15个职位。
去年偶一位同事的儿子从福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父母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国内各大城市就业市场去看看,他看到的情形是在海淀区的马路边,求职者举着某某大学本科或硕士甚至博士、海外留学人员的牌子,不同四川民工在福州的立交桥下等候顾主一般……
而在我的家乡,湖北黄冈很早就有着一种黄冈神话的传说。据说只要进了“黄冈中学”就意味这一辈子可以与农民脱离关系。于是各种版本的《黄冈神话3+X》辅助资料遍布各地出版市场。凡事黄冈中学的毕业生,最低都能保送黄冈师专,毕业后意味这可以当老师。记得偶那一届180人中只有4个进了黄冈神话。
大学生的价值几何?
我们经常看到只招几名就有上百人来应聘的局面,或许只是一个缩影。造成大学生薪水狂跌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到达340万。一方面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正是造成大学生薪酬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另一方面盲目的扩招,从2002年的145万到2005年的340万,2006年将达到500万;还有一方面就是专业的设置问题,往往报考时的热门专业等到毕业后就成了冷门。
试想,当一个大学生的身价等同于一个小保姆时,天子之骄也就失去了昔日的光环。环绕在象牙塔周围的,是让塔里塔外人迷茫的种种疑惑。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不结婚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暂且把它引用到这里,尽管不太合适。如果读书是人生的坟墓,那么不读书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扩招时完全有必要的,而且我在这里大胆的提出:作为提高国民素质,9年义务教育沿用了20年,早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是否需要考虑12年义务教育?另外,所谓的素质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一种口号的基础上,将是对青少年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时一个民族的悲哀!
专业设置问题,我认为专业的路越走越专,人生的道路也就越走越窄。毕竟科研人员只是少数,而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能够在平凡的大众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教育,我们所谓的专业不能把广大学子往一条狭窄的胡同的推……
据了解,在国际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是40%……50%,而我国的比例是19%。所不同的是,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极大。曾有人说过:“我无法忍受没有超市和路灯的生活”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留在城市,不愿向农村流动,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而高等教育的年龄层一般在20岁左右,扣除这个年龄层城市与农村的比例,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0%——40%与西方国家相当。
高校毕业生,敢问路在何方?
继续扩招是不可避免的时事,那么扩招后所带来的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曾经和某大学本科生聊天中得知,所谓的大学生只是披着天使外衣的狼。其实不无道理,一旦高学历的人才无法找到生存的途径,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的智商,他们天子之骄的外衣完全超越了警察。
作为政府迫在眉睫的应该是,尽快缩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高才生走向农村,另一方面,可以给高校毕业生一系列到农村创业的鼓励政策,比如前期税费减免,限额创业资金免息贷款等等。别忘了,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忘记了农村就忘记了更本,那将是一种可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