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从根本上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可以看到,整个文件内容都是在《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围绕《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展开的,都贯穿和体现了这个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把握了《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了《决定》的基本精神。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这个指导思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基本”的根本指针。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是思想基础和行动指针,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至关重要。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积累了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和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国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引我们党在21世纪的征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行动指南,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决定》的要求,始终坚持这“四个基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保证全党坚定不移地贯彻这“四个基本”。把这一条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始终保持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色、特点和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以”的工作布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而且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形成正确的工作布局。《决定》从我们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的工作布局,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尤其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个论断含义深刻,振聋发聩。《决定》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正是立足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着眼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使命,在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50多年来的执政实践表明,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党能不能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能不能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能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造就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执政骨干。从现实情况看,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总体上是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的,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决定》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确实抓住了要害。
任何政党执政,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都要以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为依托。我们党执政也不例外。实践证明,党的执政体制是否合理、执政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党的执政成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科学规范执政行为、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越来越成为我们党执政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党员是党执政的主体力量,也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力军。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环节。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执政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总体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增强时代意识,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特征,全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紧跟上时代进步潮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执政党的成功经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党执政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基本方法,增强执政实践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自觉运用执政规律的基础之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党在执政实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指针”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因循守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探索前进中增长执政本领,在经受考验中提高执政能力,在开拓创新中提升执政水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执政规律,坚持按执政规律办事。党执政的规律,就是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包括党在执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应该采取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应该巩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应该创造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等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全面地论述了战争规律、革命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而政党执政规律、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党执政规律也是相互联系的。《决定》着眼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在复杂环境下执政,从认识执政规律的高度,对党在全国执政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概括了六条,即“六个必须坚持”。这六条主要经验,科学揭示了我们党执政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乃至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根本问题。六条主要经验昭示我们:中国党是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始终依靠全体人民执政;中国党要走在时代前列,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从更大的范围看,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从党在一个国家执政到党在多个国家执政,再到一些执政多年的党丧失执政地位,这期间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误的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两大课题,科学总结80多年来世界上党执政的实践和经验教训,从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要和根本的是确立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决定》强调,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个总体目标,既与以往我们党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我们党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明确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这一目标。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总目标,十五大把这一总目标进一步确定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六大明确提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上这些关于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都是从我们党的性质、从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从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这样的视角确定的。
《决定》关于“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则是着重从我们党执政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展开来说,党要“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宗旨,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方式,回答的是怎样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作风,回答的是如何保持良好的执政形象的问题;归根到底党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主要讲的是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回答的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怎样才算合格的问题。就是说,这“四个成为”的执政党建设的总目标,与我们党以往确定的党的建设总目标相统一,同时突出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执政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追求的目标。但为谁执政,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我们讲增强执政意识,根本的就是要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我们讲提高执政能力,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能力。我们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的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尤其需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将此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执政,就是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遵循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觉带头遵守法律,采取措施保证法律的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实践表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指针”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