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部已有两年,却还没有真正地感受过西部的荒凉,满载着学校,院系老师的支持,还有一份好奇,我们向民勤进发了。
沿途我们参观了红崖山水库,这个亚洲最大的沙漠化水库已经没有的往日的气势蓬勃,水库已经完全见底了,没有一滴水,只有裂开的口子,像一个个乞求生存的生灵。远看去,库底与天相接,分不清是库底还是沙漠。这个被形象地示为民勤人民的生命之源的水库,现在只能找到那些因污染而死去的鱼,它的干涸又将给民勤人民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带着一份不安,我们继续赶往湖区,公路两旁,不再有稀疏的白杨,印入眼底的只是一个个小沙丘,沙子刮到了眼睛里,也落在了我们的心坎上。
在东镇的维结、雨顺,我们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他们向我们诉说着往日的郁郁葱葱,说到现在,他们只是黯然摇头。从他们期待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自己被给予的希望,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看着村民们拉着车涌向村里唯一的深井,我们不禁在想,明天的明天,他们拉着车可以走到哪?那些枯死的树木和庄稼,还有那些让他们记忆犹新的绿糊糊状,“臭名远扬”的灌溉用水,那些因污染而死去的大片茴香,我们在思考着。。。。。。
在甘肃,沙尘暴随处可见,不论是被称为风沙口的民勤,还是在其他地方,大风扬沙的天气对于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我们下乡的几天天气还算好,遇到的唯一一次沙尘暴是在西渠镇,在黄色的风浪席卷过后,只感觉自己在灰烬中。。。。。。我们体会到了民勤生态环境的严酷,也看到了写在老百姓脸上的惨痛和无奈。近年来,民勤已有10万亩耕地和58万林地沙化,395万亩草场退化,近5万亩土地因盐渍化而弃耕。同时县域内沙尘暴频频肆虐,大风天气增多,年均风沙日多达139天。在这样一个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却不乏那些搏击在风沙线上的人们。老百姓自家提供麦草,带上干粮,从四面八方集结到沙漠深处,压沙栽树,演绎了一场又一场防风固沙的接力赛。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这就是民勤人民,这就是大无畏,挑战命运的民勤精神。从东镇到西渠,从西渠到薛百,我们看到了一群又一群治沙人。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中,他们营造成活了防风固沙林95万亩,农田防护林16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63万亩,载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30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风沙口188个,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50年代的3。4%提高到了现在的9。3%。
民勤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弱,这是沙漠化、贫困化产生的内在因素。沙漠化导致贫困化,贫困化反过来加剧了沙漠化,两者不断恶性循环,严重威胁着民勤人民的生产、生活。香港乐施会与民勤县扶贫办联手为民勤人民发放了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约400只,这种羊具有生长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作为香港乐施会的合作伙伴,资源环境学院的教授定期为农民宣讲养羊的技术以及性别意识的培训等等。在给村民的培训中,老师们根据实际需要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从如何养羊,到营销技巧,村民的积极参与,我们看到了农民对科技的要求。同时从中央到省市领导,一直都在高度关注着民勤的生态问题。2001年,温家宝总理的“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更加坚定了民勤沙乡30万干部群众守住家园的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3。2亿元的湖区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启动,湖区8万人的饮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伴随着科技兴农的进一步实施,民勤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已不再遥远。
在为期半个月的野外实习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由于缺水而挣扎在风沙线上的人们,他们的无奈和痛楚,但是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他们仍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在沙漠深处积极地压沙栽树,用他们顽强的意志来捍卫这片绿洲。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们,也为我们自己的家园做点什么呢?在这里,作为一名大学生,村民们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却深感自己能力、知识的欠缺,这也是有些村民反映的问题,我们到底能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的确我们不是领导,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完成一份很好的论文,把他们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沙漠化,关注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在调查中,我们还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兴农的迫切需要,养殖蘑菇的农户在如何养殖蘑菇的路上艰难地摸索着,还有其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这样那样困难的村民,他们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已经是急不可耐了,我们也意识到科技的下乡的重要性,,继续深入的开展科技兴农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农家,在路边,在田间地头,我们同当地村民一起饱尝了风沙肆虐和干旱缺水之苦。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环保小组也说明农民在感到生态危机的同时,环境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我们向他们宣讲了并发放了中央的一号文件,三农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在大家争相要求阅读时,我们感到了他们对科技的要求。在西渠镇,我们看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三轮车,车上都是满满的郁金香,农民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在薛百,我们看到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的希望。在民勤的每一个角落,风沙肆虐、干旱缺水无不扣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眼。那种让人喝了宁愿忍渴的咸水,地里干枯的庄稼,等等一切的一切无不让我们感到辛酸。没有青山绿水,民勤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顽强与恶劣的生态环境做着斗争。此时此刻,我们怎能不为他们这种拼搏精神而震撼呢?
离开民勤已有数日,但是我们忘不了那些还在风沙线上拼搏的人们,忘不了他们还在忍受着干旱缺水之苦。保卫这片绿洲已经不再仅仅是民勤人民的责任,我们呼吁更多的人来一起关注民勤,关注沙漠化。
“走进民勤”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