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乡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比上年增8.63%;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增长10.6%。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实现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县、乡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实施“农业富民”方略,从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组织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二)各村进一步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注重发挥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烤烟、核桃、畜牧产业和发展特色种植业。
(三)去年大、小春生产风调雨顺夺得丰收。
(四)全乡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和提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等工作扎实推进。
(五)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各职能部门层层举办样板,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
(六)全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同时农民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务工机会和提供服务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增收渠道拓宽。
(七)劳务输出增收已成为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自发到外地寻求发展的意识增强,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加大,农民离开乡土到外地务工创收的人数增多。
二、当前我乡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我乡传统农产品较多,但没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多数农产品未能通过龙头企业收 购、加工升值,生产效益难以真正发挥出来。
(二)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
(三)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总体滞后,乡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有限,为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农民靠从事服务业增加经济收入有限。
(四)乡、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战略眼光,影响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些乡.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还有的偏重于显性的政绩,乐于做“形象”工程,对“高、大、外”项目的战略性投入思考较少。有的村干部精简后人数减少,但工作量大,待遇低,有时因为一些硬性任务等,上面不满意,群众不理解,加上养老保险无钱解决,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有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差,工作方法简单,对党在农村的政策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好,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较多。这些都成为制约我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五)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欠佳,难以获得高报酬的从业岗位,直接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严重阻碍了农民外出创业增收。
(六)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农业生产者获得的市场信息不充分,导致多数农产品无法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三、促进我乡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责任,创新思维,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一是要严格各级责任,服从和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和《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的贯彻落实;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认识农业农村,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抓农业农村工作,用创新思维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三是要按照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发挥比较优势,抓主导产业,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对一些重点项目要按规划实施,切实抓好落实,对已经确定了的优势产业和工作重点,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规划,强化措施,把工作抓实抓好。
(二)壮大集体经济,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促进农民增收。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的需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强了,才有能力兴办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大河满,小河平”就是这个道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选好路子,结合当地传统和自然优势,能农则农,能工则工,能商则商。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这种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切忌东施效颦,不切实际盲目立项。
(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服务经济的本领。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要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命令转化为政策引导与协调,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的客观要求。我们乡村干部,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必须将这一原则落实在从政的行动上。政府要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制定各项政策,只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就要大开政策绿灯;乡村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强化服务观念,努力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服务经济的本领。
(四)善始善终全力抓好大春粮经作物采收工作,力保大春生产丰产丰收,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同时要强化冬季农业开发,突出抓好冬季农业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做好“小春不小”文章。
(五)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做好项目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和“两工”的情况下,可采取“谁投资,谁收益”的办法,鼓励农民参与沟河清淤、沟渠配套、租赁农机具、小城镇开发等,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农业投入体系。目前,我乡农民的自我积累能力很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保护农民,帮助农民提高自我积累能力,从而增强农民扩大再生产能力,形成良性的农业投入产出循环体系,确保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持续性。
(五)与时俱进,致力建立服务农业、农民、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依靠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
“在乡中心理论学习组上的发言(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要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做好引导、鼓励、支持农民走出乡土到外地去创业发展和务工增收的宣传、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务市场管理体制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安家落户,为农民增收致富营造广阔而又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城乡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四是要认真研究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积极发展壮大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营销队伍和行业协会,实施“信息入乡工程”,抓紧建立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五是要树立抓订单就是找市场的观念,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强化对订单执行情况的监督落实,维护双方合法权益,降低合同风险,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六是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抓好---泡核桃品牌申报工作,把优势农产品推出去,把需求市场引进来,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努力调整粮经作物比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要把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采取“扶持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积极发展一批”的“四个一批”措施,大力“壮强龙、育新龙、引外龙、兴小龙”,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真正发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优势,提高效益,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使其分享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七)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与减轻农民负担的辩证关系,坚定不移地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坚持把“减轻、规范、稳定”的政策落到实处,坚决杜绝贷款缴税收、发工资、搞福利,把债务转移到农民身上的错误做法,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同时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管理体制,对违背税费改革政策的错误做法要及时坚决纠正和制止,决不姑息迁就,以减负促进农民增收。
“在乡中心理论学习组上的发言(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