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亚洲,流传着中国、印度两大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神话。在国际观察家所谓“固有竞争”或“根本冲突”的预言下,中、印这两个亚洲巨人却正竭力证明,对抗并非不可避免。
正值“中印友好年”拉开帷幕之际,印度外交秘书萨兰(ShyamSaran,又译“萨仁山”)、石油部长艾亚尔先后访华,迫不及待地掀起一轮合作高潮。在北京结束为期两天的第二次中印战略对话后,萨兰11日又飞抵上海,展开另一场由印方主动发起的民间“外交公关”。
面对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学术界精英,萨兰的微笑中没有一丝旅途劳顿的痕迹。“最近印度媒体流行起一个新词语:Chindia(China中国+India印度),这正是中印友好的最佳证明。”精通印度语、英语、汉语及法语的萨兰笑着说。
不论是长达9页的演讲稿,还是对各种尖锐问题的化解,这个为本国东亚政策奉献30年青春的资深外交官誓言要破除中印之间的“冲突诅咒”:“我相信,亚洲有足够空间容纳中国和印度同时崛起。”
【释疑】战略合作伙伴“我敢肯定,印度绝不是要‘平衡’中国。”
刚刚结束第二轮中印战略对话的萨兰,对自己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的会谈赞不绝口。作为印度外交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今年60岁的萨兰曾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外交工作之初,就被派驻印度驻华大使馆,因此也被一些人称为印度“向东看”外交政策的“灵魂人物”。
萨兰表示,第二轮战略对话“意义重大”,涉及的话题包括两个重点———确定边界谈判方向、充实“战略合作伙伴”的涵义。“中印双方需要在如何充实‘战略合作伙伴’内涵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萨兰表示。他随后指出,今年2月中印就边界问题将举行第七次会晤,他本人“有信心”边界问题能够提速解决。谈及印度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诉求”,萨兰乐观地表示,他认为中国对印度“入常”所持的态度是“积极的”。“温家宝总理去年在印度访问时表示,中国‘完全理解和支持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包括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我们对这一表态感到满意。”萨兰说。
萨兰11日的演说以中印的“双崛起”为主题,而“说服”听众相信印度的诚意也几乎成为贯穿活动的主线。当中方专家提及印度地区“平衡者”的角色时,萨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首先,我敢肯定,印度绝不是要‘平衡’中国。”
【解惑】能源合作“我们不仅要联合购油,还要合作发展各种新能源,例如核能。”
随着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11日到访北京,中、印从竞争到合作的能源态势已经成为国际热门话题。由于中国公司的强劲实力令印方在近年来的国际能源竞标中屡次空手而归,同样有着发展中大国能源渴求的印度转而大力推动起“中印能源合作”。
自去年12月中印完成第一次国际能源收购合作后,艾亚尔此行访华将趁热打铁,同中国政府“敲定”5项能源合作协议。
此外,一条酝酿良久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也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印方也已正式向中国政府发出加入管道的邀请。“我们希望中国也能参与这条天然气管线,这将对整个地区产生多赢效果。”萨兰说。提及伊朗日前因重启核设施引发的制裁危机,萨兰表示,他认为这不会影响建设南亚天然气管道的计划。
对于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中印联合竞标”,萨兰却显得一脸轻描淡写。“购油并不是中印能源合作的惟一途径,我们在几乎所有的能源领域都有合作潜力。”他指出,“我们不仅要联合购油,还要合作发展各种新能源,例如核能。”
【辟谣】美印核合作“开发民用核能是能源问题的对策,也是环境问题的对策。我们希望并认为中国对美印合作予以支持。”
提及“核能”一词,萨兰的音调不知不觉中有些上扬。早在他启程参加中印战略对话前,印度媒体就纷纷猜测,这个敏感词汇已被装进了外交秘书的“必备行囊”。
印度总理辛格去年7月访美的最大成就,即是促成印美签署推动民用核能领域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意味着美国将向印度提供“敏感的”核燃料及先进核技术,因而被国际社会视为两国在核问题上的重大转折。
鉴于印巴之间迟迟难解的核对立,美印组成“新的核能联盟”在南亚地区引发的震荡至今余波未消。而印度则急于取得中国在此方面的认可。
“开发民用核能是能源问题的对策,也是环境问题的对策。我们希望并认为中国对美印合作予以支持。”萨兰的解释似乎决意辟谣。“不仅如此,印度也希望能和中国等其他国家展开核能合作,这将有利于《京都议定书》的实行。”
实际上,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同萨兰“领衔”的战略对话甫一结束,印度媒体就纷纷用粗重的大标题渲染道:“中印双方并未在美印核合作问题上产生分歧”。
为证明印度的善意,萨兰特别提及近年来印、美双边关系急速升温的显著现象,并认为“这不足为奇”。萨兰表示,告别前苏联及冷战时代的印度开始以自身发展为考量,因此“有充分理由”同美国发展密切合作。“人们常对美印合作感到警惕。但美印贸易额只有195亿美元,而美中之间却做着高达2000亿美元的买卖。”萨兰略带委屈的口吻引来一片笑声,“坦白地说,我认为美中合作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越我们和美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