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路”。[1](P1466)孙中山倡导民众共同奋斗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将来世界总有和平之望,总有大同之日,此吾人无穷之希望,伟大的思想。” [2](P525)孙中山的大同理想是以三民主义为基础,在继承传统大同思想的同时又吸取了近代西方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理想,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时下的社会主义”,简单地把“大同”等同于社会主义。他主张互助,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通过三民主义的实行可以使中国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仍带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总的说来,近代的大同思想都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式的空想色彩,而且局限于自己的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上来构建大同社会。因此他们始终不可能找到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进而走向大同的正确阶级力量和物质力量。
青年毛泽东提倡过道德理想意义上的大同思想,他在《<伦理学原理>批语》中曾说;人类究竟之目的到底如何,还是不知道,但就眼前说,改造中国与世界,以达到大同世界却是具体的目标,又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可见他将大同的实现寄希望于哲学和伦理的改造,仍然具有空想色彩。在以后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找到了到达大同的正确途径和阶级力量,为几千年的大同思想由空想转化现实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人民共和国”。他切实体会到“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能的道路就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1](P1466)。他强调只有通过民族民主革命建立独立民主的人民共和国,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到达大同。在这一 “小康社会思想:邓小平对近代大同思想的超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过程中,必须“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P89)在此政治基础上,“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 [3](P86)毛泽东在政治革命意义上为大同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他在探索如何进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在实践上以群众运动、阶级斗争等方式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结果使大同理想的实现失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这种离开生产力纯粹从生产关系角度构建大同社会,同样陷入实践的艰难困境。
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邓小平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继承和超越了传统的大同思想,并在总结和吸取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探索经验之上,在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奋斗目标,具体阐述了小康社会理想的内涵和小康社会理想的发展规划,较为全面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蕴含了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合理因素,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予以科学的扬弃。他强调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而在经济建设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的正确途径和强大物质力量。
二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汲取中国传统大同和小康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国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紧密地将“国情”与“世情”相结合,对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概念,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它成为邓小平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概念,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内涵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历史地和逻辑地引导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
1、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了一个酝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从1979年底到1983年3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初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