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职场,裁员绝对是热门话题。近两个月来,多家知名企业相继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惠普、伊士曼柯达、UT斯达康、西门子、三洋、奥林巴斯等纷纷举起裁员之刀,裁员人数动辄成百上千。一旦上了裁员“黑名单”,应以怎样的心态和措施去应对?本期关注聚焦今夏知名企业裁员风暴,教你万一遭遇裁员该如何维护个人权益。
裁员风暴席卷名企
一直在招聘市场上扮演着“最佳雇主”的知名企业,突然接连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令很多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什么,上海西门子移 动销售团队一下砍掉80%的员工?”7月初,当西门子移 动上海销售部门突然展开裁员行动的消息传来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不可思议。大牌名企是职场人关注的焦点,突如其来的裁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大家发现,最近传出要裁员的名企还真不少。
就在西门子裁员风波发生之时,UT斯达康的裁员事件尚未平息。今年5月,因为小灵通业务不景气,UT斯达康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行动,17%的员工将在此次全球重组计划中被“调整掉”,有1400名员工被告知失去工作,裁员行动引发了通信行业一次小小的人事“地震”。
西门子国内“突击”裁员事件的发生,更是让人彷佛亲身感受裁员威胁。6月下旬,西门子手机业务被明基收购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LC)和上海西门子移 动通讯有限公司(SSMC)两个公司突然启动裁员方案,主要对象是与手机业务相关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同样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
前两天,一则消息再度引起关注,据日本当地媒体披露,世界两大电子消费品巨头松下公司和三洋公司不约而同地举起了裁员“大刀”,被砍掉的职位数超过1万个,其中两家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受影响最大,还可能波及部分中国工厂。
惊魂甫定,惠普又传出裁员1.45万员工的消息;美国最大摄影产品生产商伊士曼柯达公司7月20日宣布,将扩大裁员计划,使该公司到2007年的裁员总人数增至2.25万至2.5万左右,约占该公司目前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
一时间裁员风暴席卷了不少大牌名企,而且风暴的规模似乎还在不断扩大之中。
名企裁员“清单”
在这场裁员风波中,被传出有裁员计划的大公司都有哪些?让我们给要裁员的公司列个“清单”。
除上述明确提出裁员计划的名企之外,来自《数字商业时代》的分析认为,未来18个
月内可能有裁员威胁的公司包括联想、实达、亚信、科龙、厦新、惠普、柯达、搜狐、中华网等多家知名企业。
名企裁员需要理由吗
招人大张旗鼓,裁员也同样来势汹汹。名企裁员需要理由么?综观这一季裁员的名企,理由大致有四种。
原因1:业务调整、外包、重组
典型代表:京瓷
日本电子原件和手机厂商京瓷公司因将北美地区的CDMA手机生产业务外包给新加坡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因此宣布手机部门裁减1700名员工,以扭转手机部门亏损的局面。以同样理由裁员的公司还有爱立信、IBM等。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名企越来越注重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调整出局的趋势日益明显。
原因2:公司发生并购
典型代表:西门子
公司并购,新旧老板更替,业务发生转移,裁员便成了家常便饭。6月8日,台湾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BenQ)在北京宣布,正式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了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部
门的协议。很快西门子公司便传出裁员消息,西门子中国公司和上海西门子移 动通讯有限公司(SSMC)手机业务人员被裁。
原因3:节约开支、发展重点业务
典型代表:IBM
5月,IBM正式宣布最高将裁员1.3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在欧洲。IBM称,这一举措是其全球削减支出计划的一部分。同时,IBM此次裁员也伴有业务重组,是为了集中全力发展高增长市场。奥林巴斯、通用汽车等近期的大规模裁员也都有节约开支、集中力量发展重点业务的目的。
原因4:业务不景气
典型代表:UT斯达康
小灵通市场疲软,UT斯达康200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4.9%的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30%,仅为3800万美元。这一结果让该公司股价持续大幅下滑,跌幅高达30%。小灵通业务日益衰退,裁员势在必行。
裁员手法大不同
上了裁员榜的名企无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好雇主,其裁员的手法、善后事宜因此也颇令人关注。
德国式的雷厉风行
西门子裁员行动的高效、果断令人印象深刻。虽早有裁员传闻,但事件的发生还是让人始料未及。在遭遇裁员的那一天,西门子上海公司员工上班时,发现电脑被锁死,所有操作均无法进行。在随后的5分钟内,这些员工被通知到人事部门签署解聘的相关文件。同时要求,员工在下午2点至5点,在有专人在场的情况下清理完毕个人资料,并离开公司。这种德国式的雷厉风行,尽管是按照西方大公司的裁员惯例,出于保护公司商业机密等角度考虑,但往往容易背上“粗暴”的骂名。
英国式的绅士风范
IBM宣布在欧洲裁员时,事先已经与员工委员会以及其它组织就裁员时间进行谈判,并宣称,裁员工作将主要依托员工主动离职计划进行,绝大部分被裁的欧洲员工将属于主动离职。这种相对温柔的方式,颇具英国式的绅士风范。
大多数名企在制定裁员方案时,为避免出现争端、平息员工的不满情绪,大都采取这种方式,包括在裁员前会事先与员工进行深入沟通,协商经济补偿;还有名企为帮助员工缓解离职的消极情绪,向被裁员工赠送鲜花,辅导员工离职后如何调整情绪、尽快谋职等等。跨国公司的这些人性化做法,也是好雇主的表现之一。
上了裁员“黑名单”怎么办
如此集中的名企大裁员,令很多人回想起IT泡沫破灭时期曾带来的全球IT企业“疯狂大裁员”。很多人担心,万一自己上了裁员“黑名单”怎么办?
平常心看待裁员
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职业顾问 洪向阳:
“职场风向:名企裁员风暴今夏来袭”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这一次的裁员风暴虽波及了众多名企,但与IT泡沫破灭时期不同,并非是由于整个经济的衰退或行业的整体下滑。正在裁员的名企有些是因为并购,有些是业务方向有所调整或者组织结构的重组,这些变动在企业经营中是正常现象,裁员也是正常举动,职场人不必惊惶失措。最近裁员的公司多,招人的大公司更多,很多公司都是一边裁员一边招人,“东边日出西边雨”,工作机会还是有不少。很多大公司裁下来的员工马上便被业内竞争对手“抢”走。万一有被裁的危险或者上了裁员“黑名单”,处理好经济补偿后,迅速调整心态,寻找下一个落脚点是明智之举。
被裁是一种警示
东方控股集团高级人力资源经理 屈辉:
任何一家成熟的公司都会有业务战略,而人事政策是配合这些战略的。只要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裁员就是正常的。公司不论大小,目的都是赢利,如果一个项目或部门对赢利没有帮助了,被舍弃是很正常的,公司名号不是一顶保护伞。再说,裁员也是一种人才流动,公司更关注的是“留住该留的人”。
裁员对于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件棘手的事。负责任的公司应当事先做好方案,包括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如何给予员工经济补偿、与被裁员工谈心沟通、如何在留下的团队中重塑凝聚力等。遭遇裁员的员工则要做好相应的法律咨询,以免受到不公正待遇,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衡,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看看最近网上点击率很高的一篇《联想不是我的家》,能更好地调整心态。
我个人认为,裁员对员工是一种警示。员工遭遇裁员后不要急于寻找工作,要防止“病急乱投医”。理性分析自己被裁的原因是第一要务。如果是因公司某块业务被整体取消或外包而裁员,那可能反映出员工原先所在的业务领域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或者新的业务模式开始取代传统模式,员工可以考虑转换领域或者转行;假如是因为个人表现的问题,如业务技能单一或在人际沟通协调方面还有欠缺,就更需要好好利用这段调整期,提高工作技能,增强竞争力。
“职场风向:名企裁员风暴今夏来袭”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