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数月,面对社会,究竟是自降身价还是耐心等待? 刚才在楼下超市,遇到一位邻居,他问我,林远,今天怎么没上班?“今天休息。”付完款,我抓着东西就往家赶。见到楼门口戴着奥运“治安巡逻”红箍的大妈,我也低着头,招呼没打就闪进了电梯。
如果不是一天两次迫不得已的外出采购,我真愿意就窝在家里做个“宅男”。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失落、无奈、惆怅……什么样的消极词汇都可以安在我这个失业“游民”身上。
毕业后,同学们大都进了外企。我却加入了L公司市场部,公司主营业务是做农产品,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薪资待遇还行,税后大概四五千。我在这家公司干了整整三年,却觉得自己成长缓慢。去年,由于公司制度调整,我负责的华中地区市场份额出现下滑,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想换个行业重新开始。经理一再挽留,我却执意要走,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这时,一家在业内前三的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经过前两轮淘汰面试后,我顺利地进入了第三轮。我自信满满,认为机会就在眼前。
一周后,我正式辞职了。就在我满怀希望等待新东家的入职通知时,对方却迟迟没有回音。我着急了,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称还在考虑中。我彻底失望了。
我的失业生活正式开始了。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我是主动选择失业,想寻找更好的机会。
每天,我还是按时起床,九点正式坐在电脑前,开始搜寻职位、发送简历。可是发出去的简历却石沉大海,我习惯性地紧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一个未接来电。终于有一天,一家美资食品公司HR打来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面试进行得还比较顺利,对方说这周就有结果。这次大概能跳出“农”门了,我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
一周快过去了,我按捺不住,给HR打了个电话。简单沟通之后,HR问我,如果薪水达不到我的期望是否考虑?我怔了一下,“多少呢大概?”“2500”。我一下子沉入谷底,这薪水几乎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起步水平。HR称公司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发展机会还是很多,让我再考虑一下。
晚上,老婆下班回来,她十分不屑,这种公司去了不是掉价吗?我内心也陷入无尽的冲突,两种声音此起彼伏。
内心冲突 去!掉价也是一种投资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掉价”虽然心痛,但你可以选择接受。你失业在家,老婆虽然没说什么,你们也没太大经济压力,但那种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工作三年后的今天,你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对于自己几年的荒废觉得无比痛心,很确切地说,在L公司这几年基本所学无几,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每天花大把的时间于工作无关的事务,很少主动去精进自己的业务技能。唯一庆幸的是你还有自知之明,有推倒一切重新开始的决心,你选择了离开,为自己之前的无知划上句点,这就是代价,自己得承担!
资本的真相总是残酷的——就是压榨,所以不要指望一家美资企业就一定能为自己提供非常优待的各类条件,你希望自己能进入这家公司,哪怕它很不完备很不健全,但你毕竟看得见希望以及自己能从这边获得什么。说实话,自己还没有做过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但你可以去尝试,去挑战。工资虽然低很多,但你能锻炼自己,能学到很多东西,相信能在将来让你受益。
如果这份工作能让你今后受益,那么眼前的“割肉”就权当是对将来的投资吧。
不去,机会不是急出来的 失业不是换季打折,你在家不过个把月,就那么沉不住气了?机会不是急出来的,没必要把自己打击到饥不择食,连这样的公司,你都愿意考虑。从HR 和你讨价还价的口气就能看出,公司的薪酬体系并不是很正规,看你求职心切,和你“杀价”。况且薪资如此之低,该公司发展前景也是值得考虑的。
其实,换个工作有半年的空当都是正常的。眼下你太心急了,这样会错过真正的机会。在转换职业过程中,新公司的背景,行业地位等因素,远比个人努力在职业发展中重要,所以,有些小公司真的没必要考虑,你又不是应届生,没必要去抢这些机会的。这和拿得起放得下没关系,而是职场现实。虾有虾路蟹有蟹路,你一只螃蟹去走虾路,别人就真把你当虾了。
第三只眼 看身价也要360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 苏文平) 我们首先要明确“身价”的内涵。一般而言,人们往往将自己在职场中的身价与月薪挂钩,尤其是指能够拿到手的税后净收入,最多将住房公积金这类实惠的福利项目考虑进去。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360度薪酬”的概念,即衡量一个职位的薪资水平时,既考虑工资、福利这些“摸得着”的报酬项目(“经济性薪酬”),也会考虑诸如工作环境、工作认可、自身能力提高、发展晋升机会、工作氛围、职业安全性等影响我们决定是否接受一份工作的其他因素(“非经济性薪酬”)。换言之,人们可能愿意接受一份经济性薪酬(工资)水平不高而非经济性薪酬水平较高的工作。因此,虽然目前职场流行着“跳槽后薪酬至少要增长30%”的说法,然而这条定律发生作用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林远辞职前的收入水平是不错的,并不比那些进外企的同学差。但外企往往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培训机制,工作环境也不错;这些都属于“非经济性薪酬”的项目。这使得外企可以用不太高的薪资水平招募到优秀的应聘者。不过,由于公司规范的管理和培训,这些在外企工作了三年的年轻人,不仅普遍职业素养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所以跳槽成功率较高。
相比而言,林远在小公司工作三年,主要的优势是能够独立运作一些项目,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甚至有机会参与员工管理——这也是初在外企工作的年轻人较少得到的机遇;如果所在公司发展前景好,很有机会年纪轻轻就得到提升,随着公司的成长快速进步。然而,对照外企的需求,你在小公司的三年经验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外企给出职场新人的“价码”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体而言,林远首先应全面衡量自己的“身价”。同时,要尽快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希望到外企做按部就班发展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去民企寻找快速成长的机会?如果是前者,“自降身价”及早进入外企就值得考虑;如果是后者,不妨开拓一下求职渠道,再等等机会。
STEP策略,把钱放在一边
(万通地产首席人才官 刘大维) 在每个十字路口,我们到底应如何抉择,不妨用STEP策略来衡量:
S——Strategic(战略) 即新机会是否能让你接触到更高层面,能参与到公司更多核心业务?这通常是晋升中考虑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升职,也可以纵向比较,新机会是否能让自己的起点更高?
T——Technical(技能) 新机会是否能让你的技能增强,学到一些新本领。林远以前在L公司所学无几,还好反省及时。从案例来看,这家外企基本满足这一条件。
E——Exposure(扩展) 新机会能否拓宽你的接触面,比如可以接触到新行业,接触到更多产品线或区域。案例中林远一直想跳出“农”门,这家外企属于食品行业,新行业虽然挑战更多,机会也许也更多。
P——People(人) 新机会是否让你带团队或与更多的人协作。未必是晋升到管理职位,如果有机会参与各种项目,多一些经验及历练,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也能相应得到锻炼。
林远还年轻,钱不是第一位的。冷静下来,重点考虑这四个方面,把钱放在一边。同时满足这四个要求的新机会并不多,关键看你最想要的。
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
(北京纽瀚斯心理事业发展中心 心理咨询顾问 吴强) 眼下的林远极力想摆脱失业那顶帽子,恨不得马上能找一份工作,赶紧把自己卖出去。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思想冲突和害怕失败的心态中,必然会抑制其创造性,思维方式也必然趋向悲观,从而产生各种不良心态,最终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 ——不良自我意象。在失业的折磨下,林远自信心正在逐渐丧失,自我评价在逐渐降低。可以说,最终成为职业发展拦路虎的不是技能原因,而是自身的信念系统,不良的自我意象。
林远选择哪一项工作属于决策问题。然而,无论做了哪一种决策,都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通过建立的良好的自我意象,可以摆脱焦虑和挫败感,找回自信。
冥想思维训练可以帮助改变不良自我意象。建议每天找一个专门的时间,拿出纸笔,做如下的训练。
把自己的问题放置时间、空间和积极的因果关系中。比如:把“我是个失业的人”换成“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工作”;“工作的选择让我烦恼”换成 “有选择说明我有更多的机会”;“我的能力不行”换成“到目前为止我的能力还不够”或“清醒的认识自己能力的局限是保持进步的前提”等等。
每天花半个小时训练,转换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此,就可以改变对自己一贯的负面评价,转而变成积极的自我意象。逐渐的,自信心就培养起来,就可以更加乐观、积极的玫瑰色的眼睛看待自己了。
名人自降身价时 阿里巴巴执行董事兼CEO卫哲 迄今为止的四次跳槽中,都是减薪跳槽。但是每一次减薪之后,他都能够在一年之内将薪水调整到比以前还要高。这就是通过新的资产积累实现资产价值的扩大。
约翰·桑顿 高盛银行全球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3年,他放弃高达1120万美元的年薪,到清华大学当起一元年薪的教授,他这一惊人举动曾令各界哗然。在职业最后一程,他决定转换自己的人生角色,当一名授业解惑的教授。从桑顿总裁到桑顿老师,桑顿是成功的也是快乐的。